2017年世界中醫藥發展大事記
2018-01-11 來源: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2017年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年,中醫藥事業高歌猛進,前途光明,使全球中醫藥從業者備受鼓舞。
2017年2月,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發布,為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政策保障;7月,《中醫藥法》正式實施,配套文件相繼出台,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中醫藥發展走上了法制軌道;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為中醫藥明确了發展方向。
1. 習近平會見陳馮富珍總幹事,并向世界衛生組織贈送針灸銅人
2017年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衛生組織誕生70周年之際訪問了世界衛生組織并會見陳馮富珍總幹事。
習近平在緻辭中指出,我們要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統醫學,用開放包容的心态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中國期待世界衛生組織為推動傳統醫學振興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為促進人類健康、改善全球衛生治理作出更大貢獻,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願景。
習近平和陳馮富珍還共同出席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贈送針灸銅人雕塑儀式,為針灸銅人揭幕。
2.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十九大報告作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醫藥發展的高度重視,為新時代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3. 《中醫藥法》及配套法規正式實施,為全球中醫立法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簡稱《中醫藥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中醫藥法》涵蓋了中醫藥服務、中醫藥保護與發展、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科學研究、中醫藥傳承與文化傳播以及保障措施、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并就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保護中醫藥知識産權,并對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中藥材質量全程監管等做出明确規定。作為《中醫藥法》的兩個重要配套細則,《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和《中醫醫術确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相繼實施,直接影響到中醫藥的“人”“機構”“執業行為”等最為關鍵的方面。
此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起草了《關于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制劑實施備案管理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中藥經典名方複方制劑簡化注冊審批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及中藥經典名方複方制劑标準煎液和中藥經典名方複方制劑的申報資料要求(征求意見稿)。
4月19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在北京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英對照版)》,該版有助于《中醫藥法》在全球範圍内的宣傳,推動中醫藥在世界的法制化、規範化進程。
4. 中醫藥“一帶一路”前行步伐有力,“健康絲綢之路”全球共建共享
《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到2020年,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國内政策支撐體系和國際協調機制逐步完善,以周邊國家和重點國家為基礎,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20項中醫藥國際标準,注冊100種中藥産品,建設50家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示範基地。
5. 國際标準化組織2017年發布16個中醫藥國際标準
《ISO18662-1:2017中醫藥-術語-第一部分中藥材術語》國際标準已正式出版發布,這是國際标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出版的首個術語标準,為國際範圍内規範和統一中藥名詞術語提供了重要依據。中藥材術語作為基礎類标準是中醫藥标準化工作的基石,能夠為其他相關國際标準提供很好的支撐作用,同時也将極大地推動中藥材國際貿易,促進中醫藥國際标準化和國際化進程。
2017年,國際标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新發布中醫藥國際标準16項,目前發布标準達到23項。其中,有20項提案來自中國。
6. 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會議推進中醫藥海外發展
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會暨傳統醫藥高級别會議7月6日在天津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并指出,傳統醫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中醫藥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複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受到許多國家民衆廣泛認可。
會議中,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共同發布《天津公報》承諾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支持和開展廣泛的全球公共衛生合作項目,通過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等途徑支持國際衛生機構和組織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加強金磚國家在全球衛生治理中的作用。會議有利于推動金磚國家在傳統醫藥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提高包括中醫藥在内的傳統醫藥在國際社會中的認可度和競争力;有利于中醫藥自身的海外發展,促進金磚國家之間民心相通。
7. 美國重要醫學雜志報道針灸研究,針灸科學性不可否認
2017年6月27日,影響因子高達44.405的《美國醫學會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發表了由《電針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療效的随機臨床試驗》一文。文章通過500餘例随機臨床試驗研究,證實了電針刺激腰骶部兩個穴位能有效控制女性壓力性尿失禁。這是中國針灸學者迄今發表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文章之一。
2017年2月14日《美國内科年鑒》發表了美國醫師學會(ACP)《急性、亞急性及慢性腰痛的無創治療臨床實踐指南》。在《指南》中,針灸是唯一被推薦的急性和慢性腰痛治療均可選擇的一線療法。
2017年12月,《結合醫學學報》雜志網絡版上發表一篇統計報告,确定2015年初美國50個州與華盛頓特區加上海外領地共有34481名有執照的針灸師。這是美國針灸業界通過給各州主管針灸執照的部門電話咨詢并核對各州官網公布的針灸師名錄,第一次正式發布此類行業信息。
8. 含馬兜鈴酸中藥緻肝癌事件引起廣泛讨論
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志刊發了一篇研究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肝癌相關性的論文。文章認為,馬兜鈴酸廣泛涉及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肝癌發生,提示馬兜鈴酸可能是肝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
中國有關媒體報道,文章中并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緻肝癌的直接證據,僅僅提供了一種間接的線索,不足以說明其觀點。事實上,中國自2003年以來,已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中成藥采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調整相關藥材使用部位等。有關專家表示,一些中藥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這确實值得警惕,但不必感到恐慌,中藥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9. 《自然》雜志撰文評價中藥經典名方不需臨床試驗引争議
1月29日,《自然》網站發表題為“China rolls back regulations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 despite safety concerns”(《雖然有安全顧慮,中國(還是)降低了傳統醫藥的規章标準》)的文章,探讨了中國傳統中藥或将不再需要通過中國的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人體臨床試驗的問題。部分科學家由此對中藥産品安全性表示擔憂,甚至引起了公衆對中藥安全性的質疑。
有媒體和專家指出,這些經典名方都已有長期的人用經驗,療效和安全性得到廣泛驗證。部分“經方”雖然“免臨床”,但通過制備工藝、質量控制、生産以及藥材四大标準的規範化管理,藥物質量進一步得到保障。中國中醫典籍卷帙浩繁,經典名方不計其數。經典名方,承載着中醫理論,體現着古人的智慧,是“道術并重”的顯現,是中醫特色不可替代的傳統知識。對源自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複方制劑簡化審批程序,有利于将更多古代經典名方發揚光大,造福社會公衆的健康。
10. 全球中醫互聯網春節團拜會首秀,互聯網凝聚世界數十萬中醫藥人
2017年2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主辦,北京中醫藥學會,中醫在線承辦“首屆全球中醫互聯網春節團拜會”。包括11位國醫大師,數十位國家各級名老中醫,61家中醫醫院,32所中醫院校,23個學會,以及海外26個國家和地區的95個中醫團體共計錄制355個團拜視頻。
在除夕之夜,直播觀看人數突破37萬人次。後續的轉發集贊活動持續發酵,更是在春節假期掀起了整個中醫藥行業的參與熱潮。截止正月十五,超過12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觀看超過327萬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中醫藥界曆史上規模最大一次的聯歡活動。此次春節團拜會,充分體現出全球中醫藥界的強大号召力、凝聚力和行動力。
- 上一篇:2017年中國音樂:忙碌而頗有收獲
- 下一篇:反腐鬥争 一刻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