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第三十六屆“一二·九”詩歌散文大賽以“初心澎湃·四史詠懷”為主題,意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牢記曆史使命、傳承民族精神。在經公開征集、自主申報、單位推薦和專家審評後,拟确定散文類獲獎作品32件、詩歌類獲獎作品47件。其中,我校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20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一班魏甯馨同學,榮獲原創現代詩歌類三等獎。
|
在此,我們對魏甯馨同學在本屆“一二·九”詩歌散文大賽中獲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同時,我們也對魏甯馨同學的創作曆程進行了簡單的采訪:
一、是怎麼想到要将《春生,冬焰》作為詩歌的主題來進行創作呢?
初開始時,隻是想到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樣子。幻想着萬物從稚嫩的新生逐漸成長為能支撐一方天地,堅韌頑強的模樣。就像是那無憂的少年人,他向上攀登,向上攀登,不懼風雨,笑對艱險。哪怕曆遍人間喜樂,歸來時,卻依舊能夠放聲大笑。
而後來,我又想到了冬天。那是一個比起春天更加寒冷殘酷的季節。當夜幕深沉,刺骨的風夾雜着狂暴的雨,劈頭蓋臉地向大地傾斜,一寸一寸,摧枯拉朽。可也就是這樣的冬天,才會誕生最不屈的傲骨!少年終究成長為了一位真正的戰士,他的胸膛上生出了一團火焰,他的雙眸堪比天上萬千星辰!
春生,冬焰,這既是簡簡單單的概括了其中兩首詩歌的内容,卻更是在述說——“我願在春天榮獲新生,我願在冬夜懷抱火焰。”
二、在創作過程中有遇到什麼難題,或者比較糾結的地方嗎?
雖說從很久之前就有過這方面的設想,但其實這還是我投稿出去的第一份作品。不僅在創作開始前有過是否要踏出的猶豫,在創作過程中也總在擔心自身文學水平不足,寫出的作品永遠寂寥無名。可也幸好,我最終還是沉下了心,去思索如何創作一篇出色的作品。也許也是因為是我的第一份創作,實際上我對結構與美感的潤色并不是很能把握,也希望以後能更加進步。
三、這首詩歌主要想表達的情感是什麼,又向我們傳遞出了什麼思想?
“我願在春天榮獲新生,我願在冬夜懷抱火焰。”
由春天的稚嫩清脆轉向冬夜的崛起重生,由少年人的追尋再到向命運抗争的戰士。轉變之中,我所表述的其實既是一種對夢想與未來永不停歇的求索,也是希望我們在未知的今後哪怕遇到艱險,也能昂首挺胸,堅定信念,做命運不屈的戰士。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魏甯馨同學的獲獎作品吧!
《春生,冬焰》(組詩)
一、
春日,暖陽。
溫柔的風拂過耳畔,
沉醉的柳枝在夢境裡浮動。
我從安睡中蘇醒,
瞧見窗外,
一片微瀾乍起。
是誰在輕唱?
是誰在詠懷?
我仿佛聽見有人在輕聲贊歎,
這是生命的奇迹再現!
而湧入心底的,
是名為喜悅的光輝。
生長吧,生長吧!
——呼喚的渴求愈發強烈。
就算被清風冷透腦海,
就算被海浪浸濕靈魂,
可我胸膛上卻燃燒起熾熱的光輝!
任這清風席卷吧,
任這海浪沖刷吧,
不滅的意志永存心底,
生命的步伐又豈能停滞不前!
你可聽見,
那雛鳥的輕啼,
更勝過世間最美妙樂章!
二、
冬夜,寒霜。
沉重的雨幕無情傾倒,
肆虐的狂風對着世界咆哮。
我緊閉這苦澀的雙眼,
瞧不見,那遠處的黎明。
未來在何方?
希望在何地?
我仿佛聽見有人與我耳語,
渴求的聲音如此迷茫。
像是一隻失去了歸途的倦鳥,
聲聲啼血。
快睜開雙眼啊!
——是誰在奮力嘶吼。
就算被暴雨刺痛身軀,
就算被狂風掀開皮囊,
可你怎知胸膛上燃燒的不是熾熱的火焰!
任那暴雨傾倒吧,
任那狂風肆虐吧!
自由的飛鳥豈能原地彷徨,
心中的烈焰怎會被區區雨幕澆熄!
你可瞧見,
我心底的微光,
就如同天上晨星般閃耀!
在魏甯馨同學的筆下,春與冬都盡賦予了各自獨特的靈魂,兩相對比迸射出璀璨的火花,與那仿佛要從内心深處呐喊而出的渴望融成一體、化作新生。
回望曆史,不忘初心。今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應積極向上,展現自我,營造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争做信念堅定的新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